Thursday, October 30, 2008

生父繼父逝世家斷炊‧大學生伴病母住破屋

檳城)一名從小在非法木屋區長大的貧困生,深知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因此他努力求學,白天兼職賺零用錢,晚上則在破屋滴水的惡劣環境下讀書,最終讓他順利考上理大。

奈何,他才一考上大學,生父與繼父卻在兩個月內相繼遭遇車禍逝世,令他與身患多疾的母親頓時失去經濟支柱。

已搬到大學宿舍的他最擔心的莫過於母親,由於木屋已損壞不堪,鋅板破的破,倒得倒,一下雨屋子就積滿水,加上屋子也遭白蟻蛀蝕而幾乎坍塌,他寧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取出一部份的高等教育貸學金(PTPTN)來修補住家的鋅板,好讓母親不再忍受風吹雨打。

就讀理大第一年教育系的22歲陳子龍是華巫混血兒回教徒,父親陳峇吉是華裔,52歲母親莎巴尼雅是巫裔。中二那年,父母離異後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直至母親7年後改嫁,母子倆便和繼父同住。

兼職賺錢幫補

因為生父是建築工地的散工,向來沒有穩定的收入,陳子龍從小就習慣貧窮的生活。

他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說,生父離開後仍舊每月給他少許的生活費,母親則偶爾幫人按摩,加上繼父微薄的收入,一家人總算每日三餐溫飽不成問題。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生活,令接受華小教育的陳子龍頓悟,唯有教育才能改變家庭的命運,所以他努力不懈地求學,希望將來能給父母過上好日子。

中學時期,他兼職賺錢幫補,晚上則在嗡嗡作響的蚊子陪伴下溫習功課,憑著堅毅的信念,不被命運擊倒的他最終在高級教育文憑中考獲3.50積分,今年順利進入理科大學。

不過,他沒想到自己首次離開母親到外居住,隨後就發生繼父和生父相繼逝世的消息。

任職羅里跟車員的繼父於今年7月發生車禍逝世,兩個月後,生父也發生車禍逝世,孤兒寡母的生活從此成了問題。

用貸學金補破屋
穿50仙二手衣


陳子龍取出一部分的貸學金修補住家的鋅板後,剩下數百令吉的貸學金,因此,他唯有在大學省吃儉用,連衣服都是撿售價50仙的二手衣。他說,他不在乎自己的生活素質,唯一擔心的是患有多種疾病的母親莎巴尼雅該如何一人面對苦難的生活。

莎巴尼雅患有氣喘病,肩膀曾骨折,還患有血壓高和糖尿病,維持一個姿勢太久就全身痠痛。她曾一度在咖啡店洗碗了幾小時,回家後昏迷3天。

渾身都是病痛的母親叫陳子龍放心不下, 所以他每週末一休課就從檳島騎摩多回大山腳探望母親,不在母親身邊時,就每晚打電話問候母親。

母做散工每月200
有錢吃飯沒錢餓肚


莎巴尼雅的病情不穩定,偶爾刮風下雨氣喘會發作,致使她無法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她只能當散工洗碗,身體好時就給人做馬來傳統按摩和售賣馬來傳統草藥,每個月收入平均不到200令吉,有時一個月只有100令吉,加上福利部提供的95令吉津貼,三餐無法溫飽。

生病靠傳統草藥

最糟糕的日子,莎巴尼雅一天只賺2令至3令吉,有錢就吃飯,沒錢時只好餓肚子。她無奈的說,吃飯都成問題了,生病也只能自醫,靠傳統草藥治病了。

兒子陳子龍想過找親戚協助, 但窮苦人家總是叫人躲避。他嘆氣地說:“窮人住在城市無人理,富人住在山上也被人找到。”

兩度放棄求學
師長友人阻止

窮苦的日子讓陳子龍兩度想放棄求學,母親知道他有這樣的念頭後,叫他抬頭望破屋,家裡一件家具都沒有,錯綜亂釘的木板,還有腐蝕的鋅板。母親問他:“我只唸到五年級,我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改變現在的生活,你是不是要走回我的路?”

他說:“第一次考SPM時成績不是很理想,我想乾脆出來工作好了,反正家裡那麼窮。但是爸爸媽媽都反對,我和爸爸雖然分開住,但感情很好,他叫我一定要繼續唸書,零用錢他負責。”

“第二次是STPM放榜,3.5積分可以上大學,但也就是說我要離開家裡到校園生活,去哪裡找錢?爸媽都沒有錢。”

後來,有位中學老師也引用“貧窮圈”勸告子龍,“在貧窮圈內打轉的人,永遠跳不出大圓圈,只有求知識,才能跳出來改變命運。”就這樣,在父母極力制止和師友的鼓勵下,子龍還是咬緊牙關,順利完成了高級文憑考試。

廁所將塌蚊蛇闖入
急籌2000修屋費

陳子龍告訴王國慧,木屋破損不堪,逢雨天家裡必積水。(圖:光明日報)

目前,陳子龍與母親莎巴尼雅的破屋急需2000令吉修補。

木屋的環境惡劣,四面是草叢,前方就是火車軌道,入夜就成群蚊子飛入家裡,不時也有蛇闖入。整間屋子以木板和鋅板搭建,部分木板被白蟻蛀蝕,陳子龍的睡房已下塌,他週末回家就在客廳打地舖。

此外,屋外的廁所沒獲得英達利水服務,衛生情況很差。廁所和沖涼房都以簡單的鋅板圍建,都已經生鏽破損了,看來就快塌下,使用廁所和沖涼房要加倍小心。

莎巴尼雅計算過,維修廁所需要300令吉,沖涼房需要200令吉,加上修補兒子的睡房和漏水的廚房,共需要2000令吉。但她每月僅領取95令吉的救濟金,根本沒錢修補破屋。

光明日報‧2008.10.29 王麗麗報導

No comments: